Monday, July 23, 2007

年輕人應有六個理財觀

2007年7月24日

【明報專訊】理財,或要學懂理財,是人生中重要的一步。可是,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順順利利地學習及體驗何為正確的理財之道,否則,這個世界又怎會有這麼多破產、負債、碌爆卡等等的問題?要用這麼沉重的代價去買一個學好理財的教訓,也未免太過不值得,所以,從小開始培養正確的理財意識,才是不二之法。

不同年紀的人,在學習理財上應用不同的方法,小學、中學及大學都是人生不同的階段,理財的需求並不一樣。在中學階段的青年人應怎樣去理解理財呢?早前花旗集團與東華三院合作,推出一本理財工具書《你才‧理財——致富6原則》,與中學階段的年輕人分享理財的價值觀。

《你才‧理財——致富6原則》一書內,除了有多位名人、專業人士等分享各自的理財經驗及心得,另一個精彩的部分,是為去年舉辦的「營人智叻」理財教育體驗計劃作了一個總結,歸納出6個年青人應有的理財價值觀,家長也不妨依循這6個方向,與年青子女一同研究與討論。

1.理想
談理財,最重要是有理想,有目標。這個「目標」,並不是單單指「想買什麼」,而是對將來生活的「目標」。未來的生活要怎樣過?要大富大貴,還是生活無憂?定下了清晰的目標,然後朝目標進發,努力實踐,這就是美好生活的開始。

2.勤勉
有了目標、有了理想,也不能只是空談。將「成為百萬富翁」經常掛在嘴邊,是何等容易,但也必須要付諸實行,目標才能成真。成為百萬富翁,也要確切地去努力工作、積極儲蓄,能夠以毅力去支持實際行動的人,成功的機會會更大。

3.負責任
面對五花八門的誘惑,就算儲到錢,最後也可能花在一些無謂的地方,讓達成目標的時間又延長了。人要對自己的承諾負上責任,為未來的生活好好計劃,有了這種責任心,就以可抵抗「現在要先享受」的誘惑。

4.自我裝備
自我裝備,就是要好好學習相關的知識及技巧。理財是要經過實踐、經驗累積、甚至從失敗中學習。除了理財的第一步:儲蓄之外,如何保住已儲得財富、要如何為資金增值、怎樣有效地管理資金等,都是需要多聽多看不斷學習的過程。

5.自我控制
要懂得及要成功控制自己的欲望,是很難的一件事,但難也一定要做到。因為人的欲望無窮,卻能力有限,只顧滿足自己的欲望,往往就會只顧得了現在而影響了他日的生活。正確的理財觀念、學習理財技巧等,都是幫助抗拒誘惑的方法。

6.慷慨
慷慨不等同於「大花筒」,不是等如要去亂花錢。懂得運用財富,而不是被金錢牽鼻子走。當我們生活無憂,我們應該慷慨地去幫助一些有需要的人,你會發現,你是付出了金錢,但卻換來了一些金錢買不到的東西,得到心靈上的滿足。

Thursday, July 12, 2007

你真的可以很自在

米蘭昆德拉有一本書叫「生活在他方」,我對這五個字有很好的聯想,
我的生活總是在遠方,都在想: 如果明天我有錢,我就可以......。

但是
如果你現在賺少錢不快樂,就算你有再多的錢,我保證你也不會快樂;
如果你一個人的時候不會自得其樂,即使嫁了人,娶了老婆,別人跟你一起一樣不快樂;
如果現在不懂得享受生活,未來也不會享受生活。

有人問什麼叫做自由,所謂的自由就是:
你想要拒絕一個人的約會, 已經不需要任何理由,你有權力過自己要過的生活,有權力去自己要去的地方。


男人跟女人都很喜歡在自己的人生設一個 deadline,比如說:
我25歲一定要結婚, 26歲一定生孩子, 30歲時一定要一男一女, 31歲的時候一定要有房子,所以很多決定就很草率。

如果剛開始你找的那個人就不對,往後再怎麼努力都不對;
有時候,我們常常會覺得婚結了,所有問題就沒了,那如果結了婚還有問題,就趕快把小孩生一生,其實你的問題在這個階段沒解決,在下個階段只會變大;

你對未來不用期待太多,期待太多......老實說挫折感會很深,不如看看你現在做什麼事情,會讓你覺得很自在,吸收到很多的東西,那個時候你才會覺得人生真的很充實。

另外,一個人如果太努力在活給別人看,就會痛苦得不得了,
今天如果你相信自己做得還不錯,不在乎別人怎麼看你的時候,你真的可以很自在。

知道自己 「有限」的聰明

有一個聰明的男孩,有一天媽媽帶著他到雜貨店去買東西,老闆看到這個可愛的小孩,就打開一罐糖果,要小男孩自己拿一把糖果。但是這個男孩卻沒有任何的動作。幾次的邀請之後,老闆親自抓了一大把糖果放進他的口袋中。

回到家中,母親很好奇的問小男孩,為什麼沒有自己去抓糖果而要老闆抓呢?小男孩回答得很妙:「因為我的手比較小呀!而老闆的手比較大,所以他拿的一定比我拿的多很多!」

默想:
—這是一個聰明的孩子,他知道自己的有限,而更重要的,他也明白別人比自己強。
—凡事不只靠自己的力量,學會適時的依靠他人,是一種謙卑,更是一種聰明。

失去與擁有

有位企業家在商場上有著驚人的成就。當他在事業達到巔峰的時候,有一天陪同他的父親,到一家高貴的餐廳用餐,現場有一位琴藝不凡的小提琴手正在為大家演奏。

這位企業家在聆賞之余,想起當年自己也曾學過琴,而且幾乎為之瘋狂,便對他父親說:「如果我從前好好學琴的話,現在也許就會在這兒演奏了。

「是呀,孩子,」他父親回答,「不過那樣的話,你現在就不會在這兒用餐了。」

默想:
我們常為失去的機會或成就而嗟歎,但往往忘了為現在所擁有的感恩。

單純的喜悅

有一個小女孩每天都從家裏走路去上學。一天早上天氣不太好,雲層漸漸變厚,到了下午時風吹得更急,不久開始有閃電、打雷、下大雨。小女孩的媽媽很擔心,她擔心小女孩會被打雷嚇著,甚至被雷打到。雷雨下得愈來愈大,閃電像一把銳利的劍刺破天空,小女孩的媽媽趕緊開著她的車,沿著上學的路線去找小女孩,看到自己的小女兒一個人走在街上,卻發現每次閃電時,她都停下腳步、抬頭往上看、並露出微笑。

看了許久,媽媽終於忍不住叫住她的孩子,問她說: 「你在做什麼啊?」
她說:「上帝剛才幫我照相,所以我要笑啊!」

沉思
人們最容易犯的錯就是: 用自己腦袋中的觀念去解釋別人眼中的事物,其實有多少事情是只有一種理解途徑的呢?
朋友們,當你正在用這樣的方式解釋你的身邊發生的一切時,你已經錯過了多少美好的經歷和心靈的體驗。

放棄故定的思維模式,享受多重的人生吧。

Thursday, July 05, 2007

先根深而後葉茂

早些年,我有個鄰居醫生,他很喜歡在自家的大院子裡種樹。但他很少給樹苗澆水,那些樹長得很慢。
有一天,我決定去拜訪一下那個醫生,問他會不會為樹苗長不快而感到擔心。他帶著一種自豪的口氣,給我講了他的絕妙理論。

他 說,如果老是給樹苗澆水,樹根就會習慣於土壤淺層的舒適環境,而且總等著輕易就能得到來自地面的水。因為他不常澆水,樹確實會長得慢一些,但這樣樹根就能 向土壤的深處生長,去那裡尋找水份和養料。因此,這些樹會有很深的根,更能抵抗惡劣氣候的侵襲。他還告訴我,他每天都會拍打這些樹。

後來,我搬到了國外生活,就再也沒有見過他。

又過了幾年,我從國外回來,去看了看先前住過的地方。當我走近那兒時,發現了一片從前沒有的小樹林。
那是一個風大和嚴寒的日子,街上的許多樹都被風吹彎了腰,似乎根本無法與嚴冬抗爭。而當我走進醫生的院子時,我看到了他的樹非常結實;樹幹幾乎紋絲不動,堅強地抵禦著大風。

看到這麼奇妙的結果,我思緒萬千……

每晚睡覺之前,我都會去看一下我的孩子們。我總是為他們祈禱,多數情況下祈求他們的生活能輕鬆一點,少受些挫折與打擊……

我想,是改變一下我的祈求的時候了,因為我知道,孩子們日後的生活定會遇到不計其數的困難和挫折,生活中總會有疾風暴雨,不管我們情願與否。

我將祈求我的孩子們能帶著深“根”成長,這樣他們就能從最最來之不易的地方得到最好的養份。